一、何謂痛風
痛風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的疾病,因體內〝普林〞代謝異常或腎臟所排出尿酸的功能發生障礙,導致血液中尿酸過高,而尿酸鹽結晶體持沉積在關節內,造成關節疼痛及腫脹和變形
二、痛風的症狀:
◎急性痛風:常發生在半夜,發生部位會出現紅、腫、熱、痛,而痛風大部分侵犯大腳趾關節(佔80%);如足背、踝、膝、腕關節。
◎慢性痛風關節炎:患者的關節因為尿酸沉積而形成粒狀或球狀的凸出,就是所謂的〝痛風石〞。
三、那些人容易得到痛風
- 家庭遺傳
- 性別:男性多於女性,但女性停經後痛風之發生率也隨之增加。
- 年齡:好發於40--60歲的中年人。
- 肥胖:體重過重者,通常體內尿酸值較高,因肥胖者容易出汗而使小便量減少,尿酸結晶便積聚於體內而易患痛風。
- 飲食:高普林食物、暴飲暴食、喝酒過量等。
四、痛風患者飲食原則:
- 藥物治療:須遵守醫師指示按時服藥。
- 運動:劇烈運動後所產生的乳酸亦會阻礙尿酸的排泄,故痛風患者應避免劇烈的運動。可以做散步、體操、騎腳踏車等非劇烈的運動。
- 多喝水:每天喝2000以上的水分,能幫助體內尿酸排出。
- 避免攝取高普林食物:例如:內臟、海產、肉湯、魚肉、豆類..等。
- 可攝取低普林食物:如奶製品、米、麥、米粉、冬粉、麵線、麥片等。
- 避免喝酒:酒在體內代謝後會影響尿酸的排泄。
- 避免攝食肉湯或肉汁,因為長時間烹調的肉汁,含有大量的普林。
- 高油食物會阻礙尿酸排泄,應避免油炸、油煎的食物。